本集團創新融合光熱儲能技術,建設410萬千瓦"風光熱儲"一體化基地,引入無人機巡航與AI監測構建"空地一體"智能管理體系。
作為國家"沙戈荒"示範基地,項目攻克複雜環境施工難題,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為"疆電外送"戰略提供清潔能源保障。
在綠色低碳方面,本集團基於電信和電力市場的共性要素和數字基建能力的延伸,通過數字化、節能降碳的技術能力提升,形成「諮詢、建設、運維、數字化能力」的全過程綠色低碳解決方案。
本集團把握新能源建設及用能服務市場機遇,為各類客戶提供新型綠色低碳數據中心AI節能降碳一體化服務,光伏、風電、水電等新能源解決方案,「雙碳」管理雲平台、能耗監測管理平台、碳資產數字化管理平台等平台開發和服務,能源管理及生產製造設備處置管理。
本集團創新融合光熱儲能技術,建設410萬千瓦"風光熱儲"一體化基地,引入無人機巡航與AI監測構建"空地一體"智能管理體系。
作為國家"沙戈荒"示範基地,項目攻克複雜環境施工難題,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為"疆電外送"戰略提供清潔能源保障。
本集團以EPC模式整合光伏、儲能、充電技術,打造“自發自用,餘電上網”能源系統,年發電超1億度。
項目為周邊產業提供穩定綠電,推動區域物流車輛電動化替代,年減排CO₂約8萬噸,實現能源高效利用與產業綠色升級雙贏。
本集團研發聚合調控平台,集成可調負荷與儲能資源,實現15分鐘級響應與精準控制。
項目獲評節能減排示範與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標桿,為城市提供7%調峰能力,年調節電力超2億度,推動電網柔性調節與智慧化升級。
本集團創新設計車棚光伏"遮陽+發電"結構,開發抗風抗震安裝工藝,運用自研數字化工具實現交付全程可視化。
項目年發電731萬度,減排CO₂ 7,228噸,同步降低空調能耗20%,打造交通樞紐綠色轉型樣板,獲民航領域低碳建設示範認證。
項目創新涵蓋服務、資源整合與風險管理,強化競爭力與持續發展,穩固電網客戶黏性。項目方案具有高可用、實時數據同步、低延遲備份、成本效益優、災難快響應、安全防護強、業務連續穩的7大亮點,全面保障業主業務安全高效,為業主提供了全面的災備解決方案。
該水電站是全球範圍內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項目提供一體化安防解決方案,涵蓋視頻監控、入侵報警等子系統,實現統一管理與高效協同。通過跨平台互聯,增強應急響應與信息的警企互通。此方案展現了集團集成優勢,提升了水電站安全防護級別,保障了運營安全。
項目聚焦光伏電站建設,利用養殖、農業及廠房屋頂資源,並網供電遠距負荷。此項目不僅提升本集團項目管理效率,更強化綜合實力,適應光伏發展。通過技術創新與資源配置優化,實現高效益,展現本集團卓越服務能力與環保創新特色。
項目承建該客戶光伏建設項目,實施區域涵蓋25個省份採用EPC+運維模式,覆蓋設計、施工至維護,創新業務模式增強綜合能源服務能力,融入能源生態圈。運用本集團自研光儲雲綠能、羲和平台,實現數據聚合,保障項目信息化調度、全生命週期管理及智慧運維,引領綠色能源新未來。
項目建設數據中心機房、暖通、電力管理等多項系統,充分借助地理優勢及節能降碳綠色技術,利用間接蒸發冷系統進行機房區製冷以及餘熱回收系統進行節能減排。定製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數字化運維系統,利用BIM技術及3D視圖更直觀進行設備維護和性能展示。
本集團下屬浙江省郵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研發的「綠色校園物聯網能耗大數據平台」是一個全面的能耗監測和管理平台,助力校園碳排放持續下降。平台打造了豐富的物聯網場景應用,包括用電監測、用水監測、智慧路燈、智慧空調、給排水水壓監測、空氣質量檢測、油煙監測、水質監測等,讓用戶實時掌握校園用能情況。根據用戶的需求對能耗管理功能進行了優化和完善,實現了多維度(電錶維度、建築維度、組織架構維度)下的設備管理、能耗管理、用電用水平衡管理、容量管理功能。
項目納入東道國國家可再生能源計劃,是該國「2030願景」的一項戰略舉措。建設內容包含建安、臨建、臨時道路、場平、消防系列等。該項目標誌著本集團深度融入國際光伏產業生態圈,並助力全球節能減排。
本項目是本集團貫徹國家「雙碳」及「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承建的EPC總包光伏發電項目,採用「整體開發、分步實施」模式,於某縣下屬鎮區閒置屋頂逐步推進建設。建成後預計每年貢獻綠色電力超1億度。項目促進了當地農民工就業、增加當地稅收,為國家提供綠色電力能源。
本項目在廣東某市高新區新建充電樁設施,配套建設監控中心、箱式變壓器、通信網絡等。開展新能源充電汽車運營管理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和運營,實現新能源汽車服務系統化、智能化、物聯網化。充分體現本集團在數字基建、綠色基建、一體化綜合服務的整體實力。
本項目包括高低壓變配電工程、UPS工程等,提供一體化的EPC+O總包解決方案和服務,運用行業新技術,提高綠色清潔能源佔比。
本項目採用EPC總包+運維模式,涵蓋設計、施工、維護全流程,維護使用自主研發光儲雲綠能平台。
安裝IT設備約3500架,每年節能950萬度,解決機房局部熱點問題,盤活200機架,增加營運收入,PUE 1.56。
服務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客戶,對客戶碳排放情況進行盤查,編制碳盤查系列報告,雙碳發展規劃和碳達峰方案。